在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当下,科普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与国家科技进步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5月8日,由常州市天宁区科学技术协会精心策划的“科学之光・导师公开课”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其首讲“跟着宋教授去探月”——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在常州市博爱小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州市天宁区科学技术协会、常州市博爱小学以及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时空信息体验中心)联合主办,致力于将前沿科技成果与优质科普资源精准输送到校园,深入推进天宁区校园科普工作。
活动开始,常州市博爱小学柴曙英校长向宋爱国教授介绍了“跟着宋教授去探月”一年来的项目成果,展现出学校在科普教育领域的积极作为与创新实践,为后续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宋爱国教授的主题讲座无疑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作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宋爱国在空间探测领域建树颇丰。他带领团队长期钻研空间遥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在力感知、力反馈、力控制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多个航天工程项目,为空间探测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在博爱报告厅内,宋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科研经验,全方位解读我国探月工程。从探月工程的战略规划到阶段性成果,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历程到科研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宋教授借助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将复杂的航天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现场同学。作为博爱小学科学副校长,他分享的团队凭借“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攻克重重困难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博爱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切实发挥了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
讲座结束后的科普问答环节,宋爱国老师科普团队成员、中心副主任、常州市科普大使王国旭老师精心设计涵盖中国探月工程关键知识点的问题,同学们踊跃参与,在问答互动中巩固知识,进一步深化对航天知识的理解,探索科学的热情持续高涨。
活动尾声的地球馆参观环节也为同学们带来了难忘的体验。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珍贵的实物元素墙、陨石,到记录常州地质演变的地层岩芯柱,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配合馆内600余个动态视频系统和多媒体互动装置,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数字化、沉浸式科普世界。在地球馆张建宇老师和学生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了解地球与月球的奥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项目形式创新的特色。
未来,期待“科学之光・导师公开课”系列活动以此次在博爱小学的成功举办为起点,在更多学校落地生根。持续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志趣与社会责任感,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激励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图文:张蔚、王国旭
审核:高成瑨